《【新视界】医殡一体化视野下提升殡葬服务质量之设想》
临终医疗服务中强调的“全人、全程、全家”的思路非常值得殡葬行业借鉴,并在殡葬服务中加以实践。
文 | 雷爱民
近年来,生死学同行在反思医疗和殡葬两个行业之间的隔阂时,提出了一种生死学的解决思路,即把医疗与殡葬结合起来,实现“医殡一体化”,从而让二者抵达融洽和谐之境地。这种设想之所以提出来,其实是针对当前国内医疗与殡葬两个行业在生死问题处理上存在的“生死两截”现象:当病人还没有被宣告死亡时,病人和家属大多关注医疗领域而忽视当事人身后事的安排,可是当病人一旦被宣告死亡后,逝者和家属又立即被抛给了殡葬领域,好像与医院无关了。因此,一旦病人宣告死亡,医护人员的突然退场就显得冷漠而无情,留下悲伤而不知所措的家属,医患关系雪上加霜。同时,殡葬服务人员由于民众忌讳死亡等原因在病人临终前难以介入其中,死亡一旦发生,家属要找什么机构、找什么人、做什么事等茫然不知。可是,此时医院又不能一直停留,这就使得医院与殡葬业看似紧密相关,是上下游关系,实际上却是泾渭分明。其间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如何打通医疗与殡葬之间的不畅通环节,消解人为造成的殡葬服务与医疗服务之间的隔阂,就成了当前公共服务中一个非常紧要的问题。从医殡一体化的思路来看,实际上殡葬服务在与医疗机构的良性互动中仍然有许多拓展和提升的空间。
现代人在医院去世已经成了常态,医院不光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同时也是许多人生命的终结之地,换言之,医院不光是救死扶伤的生命圣地,亦是送人离开的死亡道场,医疗场域内在地包含殡葬服务之需求。
随着临终关怀与缓和医疗的发展以及中国老龄社会的到来,人在临终时的安宁疗护也成了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议题。当救治无望、死亡必至的时候,安宁疗护成了人们生命尽头的一缕曙光:对于安宁疗护者来说,帮助病人无痛苦地、安然地离开人世是他们的价值选择。也就是说,对于住进安宁疗护病房的人来说,他们大概已经接受了死亡即将到来的现实,这些人大多是临终期的病人,医生判断他们的预期寿命在3-6个月,而这段时间恰恰留给了当事人。这种情况已经不同于那些拼命救治却仍然死在痛苦的救治过程中的医疗情形了。正是鉴于这样一种新情况的出现,它为人们考虑后事、安排丧葬事宜提供了相对充分的空间与时间。在这种新情形之下,医疗环节的病患和家属,实际上已经产生了殡葬服务之需求。
因此,当前的殡葬公共服务,在信息与服务咨询上应该对接安宁疗护机构等,及时为病人和家属提供殡葬相关的资料、内容介绍、联系方式等。事实上,安宁疗护机构的服务人员也常常要回应病人和家属的殡葬相关咨询。一些国内知名的安宁疗护机构,他们在编写安宁疗护的宣传手册和常识资料时,已经有意识地把殡葬文化相关内容放进去了。
从这个角度看来,殡葬服务机构应该积极与安宁疗护机构合作,为安宁病房的病人和家属适时推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阅读资料与信息卡片等,印刷一些介绍殡葬文化与习俗的生死教育读物,供当事人了解。殡葬公共服务应该打破被动等待的局面,以一种细腻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走进医疗环境,这是提升当前我国殡葬公共服务质量的途径之一。
殡葬服务虽然是围绕逝者遗体展开,大多数情形也是基于人死亡之后才开始的,但是如何对待人的遗体、以什么样的理念和方式来照料逝者最后一程,这却是鉴别野蛮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曾几何时,守在临终者病房前的从业人员仅仅是为了多抢一单生意,或者急匆匆地把逝者拉上车,或者不顾逝者体面地处理和拖拽遗体。诸如此类的现象,对于家属来说无疑是难以接受的,对于旁观者来说也是难以想象的。
简言之,当医院宣告人死亡,殡葬服务介入,这其中除了要及时衔接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仪式感和程序。殡葬服务者或者医疗服务者往往把服务内容列成清单,比如接送遗体、给逝者清洗身体、换衣服等,这些服务还标注一定价格。我们知道,这些服务虽然是有偿服务,工作人员在此期间也做了不少实在的事情,但是,除此之外,这些事情与服务活动本身还是需要仪式化和美化。也就是说,对于每一个动作与服务环节,殡葬工作者应该赋予它特殊的含义,并且把它们当成是对逝者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规定的项目而草草了事。
曾荣获奥斯卡奖的日本电影《入殓师》多年后重回中国内地一线影院,感动了无数观众和从业者。影片中呈现的入殓师,令人看到了仪式感背后是对逝者和生命的敬畏与关心。在当前医殡一体化仍然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殡葬服务到底怎么做、做什么显得尤其重要。假定自从业人员接到服务要求起,从到达医院开始,到接收逝者遗体,再到与家属、医护人员碰面和后续服务,每个环节都细分出系列的仪式和程序,从而让丧亲者家属、甚至医护人员等感受到温暖、庄严和尊重,仪式感中承载着美感、善意和关切,而这些并不全是因为购买服务所致,不同服务对象也没有被差别对待,那么殡葬服务就会美感与善意兼具,逝者的尊严与体面或许也可以得到更好地维护和体现,而不会让人觉得殡葬服务只是一些具体的事情和交易,购买殡葬服务只是请人料理遗体等事情。
医疗环节的临终关怀和安宁疗护服务,通常都强调“全程、全人、全家”思路,这对于当前的殡葬服务是非常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也就是说,服务临终病人需要人们兼顾临终之前、之后的全过程,对待临终者要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同时,还要照顾临终者及其家属,并且需要医生、护士、社工等团队的合作,共同来照料临终者及其相关人等。事实上,如果不局限在遗体告别和火化、墓地购买等具体事务之上,那么殡葬服务可以延展和开拓的内容会非常多。如果我们把逝者及其家属、甚至其重要的社会关系等都看作一个人在人世间生命的多维向度,把人理解成具有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终极的不同层面的立体式存在,那么,殡葬服务就是要帮助逝者梳理这些重要的生命形态与人世关系。只有把逝者安放在一个囊括自我、他人、社会、宇宙时空的大视野下,才能凸显一个人在人世时的全部面貌与生命意义。
殡葬服务要把一个人当成大写的人,而不是剥离了一切之后的那一具遗体。因此,殡葬服务必须坚持全人思维。正因为人是个多维的存在,所以对他的服务必须要在时空上拉长、拓宽,看到逝者生前、死后的各个环节,服务也要照顾到逝者的生平与特殊的生命履历。这一点人们已经注意到了,比如为逝者做生命回顾的图文、视频等,这都是在把一个生命丰满化,甚至进行提升和升华。因此,殡葬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需要把眼光从死亡这个结点上往前推移,更多地关注逝者的生命故事、社会关系、人生经历等。这就涉及殡葬服务的全程思路。除了关注逝者生前之事,我们说的全程服务还包括与逝者生前的接触、交往、沟通、建立信任等,甚至还包括对逝者亲属的悲伤抚慰、社会关系重建、社会支援等。
最后,殡葬服务还要有关注逝者“全家”的视野。对于家庭观念极重的中国人来说,家庭网络关系对人们最后的医疗服务与殡葬服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属的情绪照顾与悲伤抚慰也是殡葬服务中难以绕过的工作。对逝者全人、全程、全家的照料,看起来像是赋予了殡葬工作者过于沉重的责任,但实际上只要殡葬服务者能有意识地陪伴和帮助逝者与家属度过这段艰难的丧亲过程,就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了。
殡葬与医疗在中国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事业,殡葬服务与医疗服务的性质也存在着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区分,由政府买单的公共服务对于这两项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然而,落到实体机构上的具体服务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服务质量的提升。因而,在医殡一体化背景下提升殡葬服务的质量,一方面需要殡葬机构主动与医疗机构对接,提前介入医疗环境,推介自己的信息和服务,另一方面还要以一种仪式化的美感与善意去对待逝者和家属等。除此之外,临终医疗服务中强调的“全人、全程、全家”的思路非常值得殡葬行业借鉴,并在殡葬服务中加以实践。
(凤凰陵园转载,转载是为了信息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凤凰陵园因在凤凰山麓又被称为"凤凰山陵园"或"凤凰山公墓",是成都十大公墓之一,也是成都北区离市区最近的墓园之一,交通十分便利。
© 2022 成都凤凰陵园(凤凰山陵园) 蜀ICP备2022000805号-5